开放合作月 | 搭民间科技交流之桥,筑全球创新协作之基
发布时间:2025/10/30

以“科技为舟载天下,人文作楫济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科协“开放合作月”在10月全面拉开帷幕。“开放合作月”汇聚全球科技界的“正能量”,向世界展示“开放、信任、合作”的强大力量,深化与国际科技界的交流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2025年世界科技发展与论坛作为“开放合作月”的核心活动之一,以“人工智能促进科技与发展”为主题,秉承全人类共同价值和科技向上向善理念,以落实四大全球倡议为战略引领,增进全球科技界开放与信任,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始终坚持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的宗旨,正在成为凝聚共识、交流思想、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邀请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及36个国际、国别科技组织,逾120位境外嘉宾参会,包括各国顶尖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等,覆盖全球六大洲,充分体现了论坛作为全球科技界对话平台的重要地位。

论坛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面向未来,全球科技界要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深化新兴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赋能工业、农业、物流、消费、医疗、教育、减贫等各个领域,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核心力量。

本届论坛围绕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医工融合下的同一健康新范式、开放科学与全球合作等四大议题,十个平行论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经济主战场,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与国家经济科技发展深度融合。

纽约科学院院长兼首席执行官杜宁凯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携手推动AI的发展,在开放、平等并遵循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推动AI,保持全球视野,在科学发展中追寻真理、拓展知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论坛正以开放、信任、合作的人间正道、创新大道,拓展中国科技的国际“朋友圈”。




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




本届论坛通过汇聚跨国界学术研讨与科技创新协同,为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提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助力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深度融入全球开放创新网络,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彰显活力与担当。

论坛期间,相关组织共发布5项科研领域的前沿成果。其中,《2025年IUPAC全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推动新兴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和技术转移,《全球尺度可持续发展科学监测报告(2025):地球大数据视角下的十年进展》为“基于证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与决策参考;《智能制造用例模板》及《智能制造新技术应用指南》团体标准有效推动制造业IT领域的技术集成;《AI技术在氢能领域的应用研究》推动氢能场景应用的拓展,助力氢能产业的智能化、规模化发展;《开放知识与数据共享平台Open for Science》,以平台促进科研成果普惠共享。

论坛邀请多位人工智能、云计算领域企业家参会推动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云计算技术专家,阿里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就“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作主题报告;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甜带来应用前沿视角的“深度学习技术赋能AI+产业数智化转型”分享。企业家的主题报告阐述了科技成果的产业智能化转型方案,让学术与产业联动,赋能经济发展。




构建开放信任合作网络




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为我国科技界在世界科技潮流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论坛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在开幕式上表示,从首届到第七届,科技与发展论坛始终坚持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的宗旨,正在成为凝聚共识、交流思想、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开放科学与全球合作”议题下的“开放科学:全球合作的前景”分论坛中,与会嘉宾深入探讨“标准联通”加速创新成果转化、通过“学术共享”打造科技交流的良性生态,为全球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携手合作搭建对话平台。际科学理事会首席执行官萨尔瓦托雷·阿里科博士在发言中称赞道,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的召开是拥抱跨学科研究议题的优质案例,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科学家齐聚一堂,为未来更好的、更科学的治理奠定基础。

2025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以务实行动落实国家主席习近平致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贺信精神:促进各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携手合作,凝聚共识,交流思想,深化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策划世界级共识议题、拓展国际化参与、发布重要成果、探索长效机制,为推进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科技合作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科协之声微信公众号